当地时间周一,英伟达在国际消费电子展(CES)的演讲中宣布推出三款面向消费者的全新显卡,这将让游戏玩家、设计师和其他电脑用户在个人电脑(PC)上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AI)。
关于掺沙炮弹导致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惨败的传说曾经广为流传,至今都有人深信不疑。
这个传说被广泛传播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事,长春厂拍摄、老艺术家李默然主演的电影《甲午风云》风靡全中国,影响了老中青几代中国人,取得了非常高的艺术成就。
在《甲午风云》中有这一样段情节: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血战,巡洋舰“致远”号大炮轰鸣,炮弹一发又一发倾泻而出,将日本军舰打得狼狈不堪,正当英雄们趁胜追求的时候,大炮突然哑火,管带邓世昌(李默然饰演)怒问:“为什么不开炮?”炮手绝望地拧开一发从外国进口的炮弹,里面倒出来的竟是沙子!弹尽粮绝的致远号官兵们立时陷入无尽的悲愤。
用来打仗的居然是假炮弹!北洋不败,说不过去;大清不灭,天理难容!
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管带邓世昌
随着《甲午风云》的成功,掺了沙子的炮弹导致甲午战败的说法不胫而走。掺沙炮弹是大清朝腐败透顶、洋人欺压欺骗我们的铁证,那么,这一说法到底是不是真的?
应该说,既是真的,也不是真的。
《甲午风云》作为一部那个特殊时代的电影,有它的政治任务和时代局限性,对此我们不能求全责备,只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掺沙炮弹的真假。
上世纪六十年代火遍中国的电影《甲午风云》,李默然主演
说的真的,因为北洋水师当时各舰都配备了掺了沙子的炮弹,而且数量庞大;说是假的,因为掺沙炮弹既不是清政府腐败的象征,也不是洋人欺压欺骗我们的结果。说到底,掺沙炮弹就是一种正常的炮弹!我们来一一分析。
第一,从武器装备(炮弹类别)的角度分析。
定远舰装备的开花炮弹
十九世纪末,世界各国海军普遍装备的是两种炮弹:一曰开花弹,一曰穿甲弹。
所谓开花弹,顾名思义,就是可以炸开花的炮弹。这种炮弹专门用来打击和摧毁军舰的上的装备、炮塔和兵力,达到减弱乃至消灭军舰战斗力的目的。开花弹的特点是弹壳很薄,相对较轻,内装炸药,击中目标后会发生猛烈爆炸,通过爆炸时产生的冲击波和碎弹片来有效摧毁敌军装备和杀伤敌人。
穿甲弹也容易理解,就是具备较强的击穿军舰钢甲的作用,舰被击穿,海水涌入船体,军舰就沉了。穿甲弹内并没有炸药,所以即使有效击中了目标也不会爆炸,只会利用炮击速度和自身重量穿舰而过,达到击伤甚至摧毁军舰的目的。穿甲弹因为肩负穿舰体的作用,所以头较尖、重量大、没有炸药。有人管穿甲弹叫做实心弹,其实并不是很确切,因为这种炮弹内部实际是空的,但为了炮弹飞行过程中的配平重量,就需要填充一些东西配重,比如碎石、煤灰和沙子。《甲午风云》中掺了沙子的炮弹其实就是穿甲弹,北洋水师大量配备穿甲弹,当然是真的。
而邓世昌和北洋水师的爱国将士们看到掺了沙子的炮弹就悲愤莫名,这只是电影形象和艺术加工而已,又不是真的。因为不只北洋水师,当时世界各国海军都配备了一一定比例的穿甲弹。
第二,从炮弹的来源分析。
北洋水师的炮弹来源也分两种,开花弹是源自欧洲列强的;穿甲弹多是大清自己的兵工厂生产的。
生产穿甲弹需要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国家工业发展的水准要求也不那么高,所以大清可以自己生产。经过曾、李、左、张四位中兴名臣领衔的几十年洋务运动续命之后,大清帝国已经具备一定的工业能力,也能生产一些要求不那么高的武器装备,比如穿甲弹。所以,北洋水师的穿甲弹多来自国内军火生产最先进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和天津机器局。
而开花炮弹就不那么容易制造了,要求工艺水平高,也要求有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只能有赖于进口。这既是当时的需要,也是无奈之举。有些国内的机器局如天津局也能制造一点开花弹,但那是短倍的,如4.5长倍的就超出国内兵工厂的能力了。就是这点可怜的短倍开花弹,数量也极少,分配下来也就每舰十几枚!
所以,说开花炮弹基本来自列强,这是真的。
清朝重要的兵工厂——天津机器局
北洋水师的武器装备的主要供应商来自英国、法国、德国和美国。欧美列强为了获得北洋水师的超大订单竞相展开不正当竞争,反正那时没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各军火进口商都极尽诋毁对方抬高自己之能事,千方百计要使自己中标,这种情况下如果想以次充好蒙骗大清,那纯属找死。
所以,欧美列强专门进口劣质武器给北洋水师牟取暴利,则又是假的。
第三,从炮弹配比结构分析。
按说,在进行一场战争前,武器配比是一门很高深的学问,敌人装备和战力如何,各项武器的性能、数量和比例如何,都应该是一清二楚的,现今的战场甚至已经用大数据和AI技术来分析,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可惜,北洋水师没有也不可能这样做,他们的炮弹数量和比例多少年都没有变过。
穿甲弹自己能造,造价又便宜,所以大量装备;开花弹自己造得差,基本依赖于进口,所以装备得很少。而且北洋水师开花弹的国际采购极少极少,仅有的一点高质量的开花炮弹都是在买军舰时人家作为添头送的!连舰队旗舰定远舰的开花炮弹也只补充了55枚,没过多长时间就打完了。
可以脑补一下当时海战的场景:日本联合舰队万炮轰鸣,而北洋水师则是满天铁坨子乱飞……
这就是为什么北洋水师爱国将士们尽管奋勇杀敌,都是十分职业的优秀军人,打出的炮弹也屡屡中的,但就是无法奈何皮糙肉厚的日本军舰,因为炮弹配比结构出现了严重问题。
剧照:被开花炮弹击中的战舰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最可惜的一次,一颗巨型炮弹击中了日本联合舰队的旗舰“松岛”号的主炮塔,但因为是穿甲弹,不能爆炸,所以“松岛”逃过一劫。
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浪速”号上,这次击中日舰的倒是一枚开花弹,但却是国产的短径开花弹,炸开后没多少威力。可笑的是,战后日本人找了下碎弹片,居然还能凑成一整个炮弹。而日本装备的开花弹爆炸时产生的瞬间高温可以把周围的钢铁熔化。“浪速”号舰长东乡平八郞死里逃生,连呼侥幸。熟悉日本海军的中国军迷知道这是多么可惜的一件事情,11年后,正是这位王阳明的崇拜者击溃沙俄波罗地海舰队,赢得对马海战,成为世界海军战史上的大神级人物!
东乡平八郞:甲午海战侥幸未死,对马海战一战封神
如果击中“松岛”和“浪速”的是大口径开花炮弹呢?可惜,历史不容假设!
所以,邓世昌面临的正是这个局面,开花弹打光,只剩穿甲弹了。从这个角度看,军舰上只剩掺了沙子的炮弹,是真的。
还有一个细节不得不提,北洋水师的幕后真正的大佬李鸿章不是不想添置新装备新炮弹,奈何主管户部的翁同龢是他的政敌,就是不肯给钱。再加上自1891年之后,慈禧太后老佛爷下令不准再从外国进口武器设备,也就是说从那以后的三四年时间,北洋水师没有钱改善和维护装备,没有钱买炮弹,李鸿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徒唤奈何!
所以,把掺沙炮弹的锅扣到洋人身上,则是假的。
大东沟海战中重创北洋水师并全身而退的日本联合舰队
实际上,北洋水师和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大东沟的海战中,并没有“惨败”,清军固然损失惨重,但日军也好不到哪儿去,基本算是半斤八两,只是中国所受创伤更剧一些,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是以后的事。海战中的北洋水师所有船只年久失修,有效杀伤武器严重不足,尚且打日军打得如此狼狈(最终率先撤离战场的是日舰),如果要是我们的开花大炮弹可着劲儿的用呢?历史或将改写。
总之,黄海海战的原因不在掺沙炮弹,甲午惨败的锅也不应由掺沙炮弹背,甲午战败,原因深刻得很,也复杂得很,在此不做赘述——只是,掺沙弹或穿甲弹已经退出海军历史股票股票配资吗,因为以现代航母哪怕是巡洋舰的装甲厚度,想用个大铁砣子砸沉它简直是妄想,倒是陆战还用得到,比如说坦克穿甲弹。
发布于:天津市